《送别》教学设计

时间:2023-05-17 11:11:05
《送别》教学设计

《送别》教学设计

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,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送别》教学设计 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《送别》教学设计 1

教学目标

1、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。

2、品味语言,体味诗歌的内涵。

3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,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。

教学重、难点 品味语言,体味诗歌的内涵。

课时安排

1课时。

教学过程

第一课时

一、导入新课

二、整体感知,教师范读

三、学生听读,注意字音、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。

四、赏析这首诗

第一联“渡远荆门外,来从楚国游。荆门,山名,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。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,形势险要,历来有“蜀楚咽喉”之称。楚国,今湖北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都属于楚国。李白这首诗是写于青年时期,即乘船顺江离川之际。此时李白才二十四岁,是第一次离开家乡,比起他以后的走南闯北、浪迹天涯的一生游历来说,荆门之行实在算不得什么,可的确是他生平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,又是乘船走水路,所以路途就显得格外遥远而漫长。到达荆门山下时,蜀中家乡的山川已不复在望,所以不论是在地理上,还是在心理上,都觉得离家乡已经十分 ……此处隐藏39845个字……别》。我们为王实甫的生花妙笔所倾倒,为崔莺莺的一腔深情所震撼,为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所感染,我们的目光,不由得投向了远隔重洋的英国,在那里曾经诞生了一位文坛巨星……

生(齐答):莎士比亚。

师:他也曾经为我们写过一个故事——一对青年为情而生、为情而死……

生(齐答):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

师:同学们,你们是否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?

明确:张生与莺莺面对的是门第的差别,罗密欧与朱丽叶面临的是家庭的怨恨,两对恋人,要比翼齐飞,都需要冲破世俗的樊篱。只不过因了时代的差别、民族的不同、文化的差异,崔莺莺在追求爱情时,羞涩、矜持、储蓄,而处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朱丽叶,则显得大胆、热烈、奔放罢了。

如果说,莎翁是欧洲“世界的灵魂”,那么,我们也可以说,比莎翁早三百多年的王实甫和元曲大家关汉卿,则是黑暗中光明的灵魂!

六、教学小结:

《长亭送别》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,它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,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,是一支动人心弦的离情歌。所以,这样的作品值得我们好好品味。

七、布置作业:

1、体验美感,进行美的享受,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曲词。

2、用心读王实甫的原著《西厢记》,写一篇读后感。

板书设计:

长亭送别

送别途中——长亭饯别——临别叮嘱——惜别目送

情景相融离别之痛

课例分析

王实甫的戏剧创作属“文采派”,融古典诗词于戏曲中,营造意境,情景交融,充满诗情画意,教学时在这方面再加强品味指导。

教学反思

朗读时利用多媒体配上合适的音乐背景,效果会更好些。

《《送别》教学设计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